摘要:来源:中国证券报比亚迪昨晚宣布了两大重磅消息!4月22日晚间,比亚迪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预案,拟以18亿-18.5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不超过300元/股,回购的股份将全部用于实施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同日披露的员工持股计划显示,参...
来源:中国证券报
比亚迪昨晚宣布了两大重磅消息!
4月22日晚间,比亚迪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预案,拟以18亿-18.5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不超过300元/股,回购的股份将全部用于实施公司员工持股计划。
同日披露的员工持股计划显示,参与持股计划的总人数不超过12000人。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受让价格为0元/股,即参与对象无需出资。
假设股票回购价格与员工到期卖出价格一致,按回购18亿元股票用于员工持股来算,参与此次持股计划的人,相当于平均“获赠”15万元股票。
目前,比亚迪A股股价为235.40元/股,最新市值为6362亿元。
推0元持股计划 参与对象无需出资
员工持股计划是上市公司留住人才的常用方法,但“0元购”却很罕见。
比亚迪公告显示,公司此次员工持股计划将通过非交易过户等法律法规允许的方式受让公司拟回购的公司股票,受让价格为 0 元/股,参与对象无需出资。
参与本员工持股计划的总人数不超过12000人,包括公司职工监事王珍、唐梅及高级管理人员李柯、廉玉波、何龙、刘焕明、罗红斌、王传方、任林、王杰、 何志奇、周亚琳、杨冬生、李黔共14人,以及其他员工不超过11986人。
从分配比例看,上述14位董监高合计拟分配份额占比达7%。假设股票回购价格与员工到期卖出价格一致,按回购18亿元股票用于员工持股来算,这14位董监高相当于平均“获赠”900万元股票。
来源:公司公告
回购方案显示,该次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公司如未能在股份回购完成之后36个月内将回购股份全部转让,未使用部分将履行相关程序予以注销。
2022年冲刺30%营收增长
员工持股计划是有条件的,公司制定了相应的业绩考核和买卖限制。
公告显示,此次员工持股计划持有的标的股票分三期解锁,解锁时点分别为自公司公告最后一笔标的股票过户至本员工持股计划名下之日起满12个月、24月、36个月,每期解锁的标的股票比例分别为 30%、30%、40%。每期具体解锁比例和数量根据公司业绩考核及个人业绩考核结果确定。
此次员工持股计划以2022—2024年三个会计年度为业绩考核年度,每个会计年度考核一次。
公司业绩考核层面,3个解锁期的业绩考核指标分别为,营收增长率不低于30%、30%、20%。
来源:公司公告
公告明确,若公司业绩考核指标均达成,则员工持股计划每期对应的标的股票权益均可解锁。若某一解锁期对应的公司业绩考核指标未达成,则该解锁期对应的标的股票权益不得解锁,由公司以0元价格收回。
比亚迪最新年报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1.42亿元,同比增长38.02%;实现净利润30.45亿元,同比下降28.08%。即2022年比亚迪营收将冲刺2809.85亿元。
从今年一季度经营情况看,30%的营收增长率并非遥不可及。4月18日,比亚迪披露业绩预告称,预计一季度实现净利润6.5亿元-9.5亿元,同比增长174%-300%。
在个人业绩层面,员工持股计划将根据公司竞争考核的相关规定对个人业绩进行考核,考核标准如下:
来源:公司公告
“0元购”是否合理?
推“0元购”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比亚迪并非首家,但此前市场对部分0元持股计划颇有争议,问题主要集中于员工0元持股是否合理,董监高比例以及购买股票数比例过高,以及个别公司业绩不好却盲目推出员工持股计划等。
今年2月,福光股份曾推0元持股计划。随后,上交所下发监管函抛出三大问题,包括要求公司补充说明员工持股计划以零对价受让取得回购股份的主要考虑,充分评估该安排是否满足《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中“盈亏自负,风险自担,与其他投资者权益平等”的基本原则,公司拟采取何种措施以进一步紧密捆绑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同时切实保障公司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
此外,福光股份员工持股计划包括10位董监高,拟持有份额合计占本次计划总份额的22.16%,上交所要求公司充分说明该员工持股计划相关安排的合理性和恰当性。
之后,福光股份修订了持股计划。
比亚迪对此次持股计划合理性解释道,此次员工持股计划的参与对象包括公司职工代表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比亚迪集团的中层管理人员、核心骨干员工,对公司整体业绩和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同时,持股计划充分考虑对员工的约束机制,设置了员工持股计划的锁定期,以及具体解锁所需达到的公司业绩考核和个人业绩考核的指标,考核指标的设置具有挑战性,能够充分传达公司对未来业绩增长的愿景。比亚迪称,员工持股计划的定价原则具有合理性与科学性,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
需要注意的是,比亚迪员工持股计划已获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但还需要获股东大会批准后方可实施。